本市六举措力推经济发展新突破
栏目:财经资讯 发布时间:2008-08-04
 
     本市六举措力推经济发展新突破
     从市委综合经济工委获悉,今年以来,本市重点建设项目和自主创新产业化等方面取得良好发展。据统计,截至目前,全市40项工业重大项目中已有4项竣工,32项在建。20项服务业重大项目,16个项目开工建设。20项自主创新产业化重大项目40个子项全部启动,其中19个子项初步实现产业化。为进一步加大下半年经济建设发展力度,市有关部门确定积极采取6项措施,努力实现经济发展新突破。

据介绍,这六项措施包括:

一是市有关部门将重点对投资、物价、金融、服务业、节能减排等关键领域进行监测,超前研究,及时提出应对措施;

二是突出抓好重大项目。加大对重大项目的督促检查和协调,逐个项目落实进度任务和责任,积极协调项目实施中的资金、用地、环评、拆迁等问题,为项目建设创条件、开绿灯;

三是着力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以抓环境、抓主体为重点,推动服务业加快发展。以抓资源、抓亮点为重点,大力实施高新技术产业带动战略。以抓龙头、抓配套为重点,提升制造业发展整体水平;

四是积极推进改革创新。抓紧筹备全市滨海新区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工作推动大会。尽快修订出台滨海新区综合配套改革试验三年实施计划。抓紧抓好东疆保税港区制度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土地利用规划和计划管理创新等重大改革措施的落实,协调做好全国性非上市公司柜台交易市场的筹建;

五是努力增强区域服务功能。推动尽快签订《北京市、天津市关于加强产业合作的框架协议》。积极倡建京津冀都市圈发展协调沟通机制。继续推进本市与环渤海和“三北”地区的经济联合,配合搞好无水港建设;

六是高水平编制与实施规划。加快全市主体功能区规划编制,统筹谋划全市人口、经济的基本布局和国土利用格局,研究提出相应的区域政策,为全市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在做好社会劳动保障方面,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提出要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力求在保障民计民生工作上取得突破。特别是要围绕以创业带就业、服务滨海新区、服务企业发展、服务新农村建设、服务城乡民生改善等几个方面,抓紧研究制定和及时出台相关政策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