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质量:中国在应对挑战中进一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
栏目:财经资讯 发布时间:2008-10-10
      发展质量:中国在应对挑战中进一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
 
    2008年中国遭遇的种种困难并没有改变中国经济发展的基本面,中国经济正朝着宏观调控的预期方向发展,财政收入和企业利润保持较快增长,发展质量和效益进一步提高。
发展速度:我国经济今年以来保持平稳较快发展
    今年以来,在国际金融市场动荡不定,全球经济体表现疲软,国内外经济环境复杂严峻的情况下,我国经济仍然保持了10.4%的增长,继续成为拉动世界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
固定资产投资:投资持续增长助我国经济平稳前行
    尽管受价格因素影响,今年以来我国投资实际增速有所下降,但投资需求持续增长的潜力仍然很大,投资增长的长期动力没有因为短期调整而明显衰减,因此不会出现投资增速大幅下滑的局面。
内需:消费“马车”稳步快跑 经济增长拉动增强
    受外部需求减弱影响,今年以来我国出口增幅回落。此外,宏观调控政策效应的显现,也从一定程度上抑制了投资的过快增长。而消费继去年首次超过投资,成为消费、投资、出口中对经济增长贡献最大的一项后,今年又延续了去年的增势。
资金面:我国资金供给仍然充裕 经济增长潜力巨大
    外汇储备是衡量一国财富和经济实力的象征。目前我国外汇储备已超过1.8万亿美元,跃居世界第一位。充足的外汇储备,有利于增强我国对外支付和清偿能力,提高海内外对中国经济的信心,防范国际收支风险,同时为国内经济发展和深化改革创造良好的条件。
外贸:从零到7700亿美元 世界排名从第32位到第3位
改革开放前,我国引进外资基本上处于尝试阶段,主要来源是外国政府贷款。短短30年,从零开始,中国已经成为全世界吸收外资最多的国家之一,连续16年居发展中国家的首位,实际吸收外商直接投资超过7700亿美元,世界500强企业有480多家在华投资,设立地区总部近40家。
农业:结构调整成效显著 布局趋合理 产业化提速
    长期以来形成的“大而全、小而全”农业生产格局不断打破,农业区域化布局、专业化分工的趋势逐步显现,主要农产品生产逐步向优势区域集中,农产品集中度不断提高,一批各具特色的优势农产品产业带逐步形成。
劳动力:中国仍处于人口红利期 充裕劳动力助推经济增长
    目前,我国正处于人口红利期。“人口红利”指的是一个国家总人口中劳动适龄人口比重大、儿童与老年抚养赡养负担均相对较轻的一个劳动力资源丰富、对经济发展十分有利的黄金时期。
城市化:以城乡统筹的思路引导城镇化健康发展
    我国长期以来形成的城乡二元管理的体制和机制已不适应城镇化快速发展的要求。要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的高度,统筹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